-
2025年科技活动周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毕节市成功举办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十大系列活动。市科技局、市委宣传部、市科协联合发动企事业单位、学会组织等力量,累计开展专项活动30场,覆盖群众超1万人次,发放科普资料4000余份,全域营造出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活动聚焦科技工作者群体关怀,多维度强化服务保障。通过打造"科技兴毕有我"宣传品牌,深度报道32名来自医疗、农业、教育等领域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毕节市领导带队走访31名一线科技工作者代表并发布慰问信,传递组织关怀;组织70余名跨领域科技工作者召开座谈会,围绕科普法落实、人才机制建设等提出54条发展建议,凝聚科技兴毕共识。
科普惠民实践深入基层民生。科普大篷车与流动科技馆开进纳雍化作、金沙马路等9个县区,开展防灾减灾、健康生活主题展览、科学实验及知识竞答20余场。织金凤凰生态公园单场活动服务超万人。在黔西二中、毕节民中等校举办的校园科技节中,航模表演、沉浸式实验等活动吸引数千师生参与,毕节市科技馆与民族中学共建的校园科技馆实现民族文化与科技教育创新融合。
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同步推进。马海德纪念馆、生命科学馆等6大科普场馆开放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湿地重点实验室、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首次向公众开放科研场景;市图书馆推出VR科普阅读、AI数字人互动,职业技术学院展示数字文旅VR资源,助力青少年感知前沿科技。线上线下全渠道推送科普内容270余条,覆盖防灾减灾、食品安全、智能生活等多领域知识。
毕节市科协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科技资源下沉与服务机制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市注入新动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夏民
编辑 汪瑞梁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