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南开实验学校:开展"水利工程+生态保

毕节 更新于:2025-05-03 13:29
  • 彩色的火焰

    4月30日,毕节南开实验学校组织300名师生赴贵州省水利“一号工程”夹岩水库,开展为期一日的“水资源保护与水利工程探索”主题研学活动。通过“工程探秘+生态研学+文化体验”三位一体实践教育模式,师生在实地考察中深化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这种实践教育模式彰显了学校“五育并举”的育人特色。

    在夹岩水库枢纽工程现场,师生通过工程沙盘演示、大坝实体观测、水情监测系统操作等实践课程,系统了解这个“高峡平湖”超级工程在供水、发电、防洪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水库建设相关工作人员现场详细介绍了夹岩工程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对比建成前后流域生态数据,生动阐释“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同学们不禁感叹“大国重器”背后的科技力量。

    在总溪河生态保护区,樱桃采摘实践课程融入植物学知识讲解,晶莹剔透的玛瑙红樱桃,既是大自然的馈赠,也彰显了当地依托水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实现的产业富民成果。

    文化体验设计凸显地域特色。师生在工坊学习苗族刺绣技艺,制作“水文化”主题蜡染作品;在厍东关乡长坡村村委会的文化广场,在村支部书记杨亚洁的协助下,师生协作烧火做饭,中餐吃上了总溪河传统地方美食—柴火鸡;感受地方饮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宴席间,聆听乡村振兴带头人讲述“水保+樱桃产业”带动总溪河两岸百姓增收的致富故事。这种沉浸式教学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具象化。

    毕节南开实验学校董事长吉华表示:这次研学不仅是让学生在触摸“大国重器”中树立水安全责任意识,在亲近自然、品味家乡美食中增强本土文化认同感。

    同学们纷纷表示,从水库的宏伟工程到田间的樱桃采摘,再到热气腾腾的柴火鸡,深刻感受到家乡发展中“生态与发展”的良性互动,未来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为建设美丽家乡、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据介绍,该校已与相关部门在总溪河流域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将开展流域综合治理课题研究常态化。

    毕节南开实验学校这种创新研学范式,将生态文明教育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实践课堂,既彰显了南开的“公能”精神,也为基础教育服务地方发展、为给青少年扣好生态保护与责任担当的“第一粒扣子”、培育懂得守望绿水青山、担当时代使命的新时代接班人提供了创新样本。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夏民

    编辑 汪瑞梁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